作者簡介
吳文璋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專長及研究領域為荀子、中國哲學。
內容簡介
自從中西文化在明末清初開始交流以來,由於西洋基督徒的刺激,使得「儒家是不是宗教?」的問題浮現出來,許多學者紛紛對這個問題提出他們的見解,以迎接時代的挑戰。
在這些眾說紛紜的意見下,筆者嘗試返本溯源,找出儒家遠古的「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用以說明為什麼儒家不具有類似於基督宗教的宗教形式,但是卻具有宗教性質和宗教功能。
在深入探討古代的儒家經典的同時,本書也運用了西洋重要的學術理論,例如:結構主義、人類學的結構功能學派、黑格爾的辯證法和韋伯的卡理斯瑪理論、弗雷澤的巫術研究,藉以透視儒家的深層結構,並且用來詮釋「巫師傳統」以貫通全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相關顏界的成果述評
第二章 儒家的巫師傳統
第一節 儒家古代的巫師傳統
第二節 儒家在夏商周的巫師傳統
第三章 儒家的反巫師傳統—周公偉大的功業
第一節 周代禮樂的人文化
第二節 周代禮樂的人文功能
第三節 從天命到革命
第四章 先秦儒家綜合的巫師傳統和深層結構
第一節 孔子綜合的巫師傳統和深層結構
第二節 孟子綜合的巫師傳統和深層結構
第三節 荀子綜合的巫師傳統和深層結構
第五章 西漢儒家董仲舒綜合的巫師傳統和深層結構
第一節 「天道」和「天命」--巫師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第二節 天人感應--「天道」「天命」和「以德受命」的相互交感
第三節 董仲舒的神學
第四節 孔子應天作新王
第六章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