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推薦–以舊議題新視角,再探臺南的乙未抗日~~
作者簡介
鄭道聰
臺南人,1993年成立赤崁文史工作室,主旨在倡導城市歷史保存工作;1999年主持神農街歷史空間再生計畫;2001年獲第三屆臺灣文獻獎傑出文獻推廣獎;從1998年至2018年擔任臺南市文獻委員。近年從事寺廟民俗及工藝調查研究。著作《台南城的故事》、《小西門》、《珍珠與薔薇》、《大臺南西城故事》、《紅城光影》、《台南小調三部曲》、《安平人》、《文化游藝--府城老神在在》、《臺南俗諺談》等。
內容簡介
「劉欽差用計無釆工,蒼蠅變蜜蜂,蚯蚓變蜈蚣,
大厝走空空,臺灣變番邦,日本無頭鬃」
這是1895年之後在臺南流傳的歌謠。
當年日軍進逼臺南,劉永福搭船離去,殘兵苛索擾民,地方仕紳只好請英國傳教士巴克禮前去請日軍入城以維持秩序。日本人都剪短髮以維持儀容,而臺灣人受儒家倫常教誨,自詡禮儀之邦,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受日本統治後便須剪掉辮子,這首歌謠傳達的便是這樣怨歎無奈的複雜情緒。
作者盤點1895年10月10日至21日期間,日軍進入臺南時與各地鄉勇戰鬥的歷史紀錄,並清查出總計二十二間廟宇是當時在戰役之後鄉民為埋葬死者所建立的紀念祠,也為這段歷史在臺南留下了「蕭壠走蕃仔反」等乙未抗日的地方軼事。
目錄
市長序:探索歷史真相 了解臺南先民故事
局長序:記錄城市一段重要歷史記憶
推薦序:舊議題新視角-臺南的乙未抗日
作者序:干戈滿地孤城險
壹、前言
貳、臺灣總督府接收臺灣初期的統治原則及軍事行動
參、1895 年臺灣民主國的運作及臺南籌防
肆、日軍進入臺南戰場前的時局情況
伍、最後一擊
陸、歷史場域及記事
柒、綜論
捌、參考資料
玖、附錄